內容來自YAHOO新聞

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好 老來不失智



預見失智病人愈來愈多的高齡需求,衛福部補助部立雙和、林口長庚、彰化基督教等三家醫院,各600萬元,設置失智症病房。雙和醫院將病房設計成紅磚色懷舊風,貼近失智長者的心靈,更規劃一處可容納20人一起活動休憩的大樹區、長廊遊走區,讓病人可在此趴趴走。



雙和醫院神經科失智症中心主任胡朝榮醫師是一手打造全台第一家失智症病房的推手。去年由孫子策劃,全家七人帶著失智阿嬤環島旅遊,尋訪阿嬤的老友和早年生活記憶;這位身體不錯、行動自如的百歲人瑞,正是胡醫師的病人。

胡朝榮醫師的專長在失智症,他也是腦中風專家,他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有腦中風門診。這天下午看完80名病人,已經傍晚6點。胡醫師面有倦容,仍然和藹可親地暢談他為失智患者規劃的懷舊病房的核心概念。以下是胡朝榮醫師的訪談:

個管師 負責聯繫病人和家屬

雙和醫院,有專門照顧失智患者的門診、病房和團隊,團隊內有三位神經科、兩位精神科醫師,加上藥師、營養師、社工和個管師,共十多人。個管師的角色很重要,可負責聯繫病人和家屬。健保署也補助個管師和家屬會談,希望可舒緩他們的照顧壓力。雙和的失智症病房由精神科病房改造,50床空間很有懷舊風,但目前只能開10床,因為護理人員不足。

需要住院的失智病人都有一些精神行為問題,例如會出現失眠、妄想、暴力等症狀,家人和安養院很難照顧。也可能合併其他症狀,例如血糖升高、再次中風等。在住院的兩星期內,我們會先解決患者嚴重的行為症狀;需要長期住院者,再轉介給地區醫院接手。醫學中心必須有效利用病床資源,要讓病人慢慢轉出去,需要的病人再住進來,達到良好循環。

中風是失智的高危險因子。國外研究發現,中風前,10%的患者已有失智症狀;中風後的三個月,也有10%的患者可能失智。而二次中風者,更有1∕3患者會失智。

中風半年內 復健黃金期

中風從輕度到重度,程度差別很大,中風半年內是復健黃金期,復健得好,可以重回職場,超過兩年要再進步,機率就逐漸變小。最嚴重的是臥床、大小便失禁。曾經中風者,再次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600倍,更要小心預防。

若中風又失智,家屬照顧起來如同人間煉獄。很多人不知道預防三高,可以預防失智。沒有三高,血管型失智的風險就相對小。好好預防三高,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率也會降低,因為血液循環差,也可能造成腦部類澱粉蛋白堆積,導致智能退化。

國內外數據都是,近十年來因中風而死亡的人數、比例都是下降的,只有癌症上升。自1970~2000年這30年間,美國人的平均壽命增加七歲,主因都是心血管疾病受到控制和治療,至少貢獻了五歲。

但癌症,對壽命延長的貢獻度就僅有一歲。就公共衛生的角度,好好照顧心血管病人,更有助於生活品質提升。

失智症該不該在社區篩檢?國健署曾請醫界評估,值不值得做?研究結果是,不值得,因為篩檢出來也不能夠做什麼。美國、英國也做過失智症早期篩檢的CP值研究,是否符合社會國家利益?答案也是認為,目前不宜。

日本熊本模式的失智症照顧網絡,倒是值得參考。他們以熊本大學醫院為中心,連結地區醫院、診所和照顧機構,三層服務各有個人信貸不同任務。醫學中心神經科醫師可以支援地區醫院和診所,指導基層醫師了解失智症,協助初步診斷。

我們也嘗試打造新北模式,概念是以雙和醫院為中心,也到怡和醫院開設失智症特別門診,同時讓社區醫療群的醫師認識失智症,協助篩檢,目前有41位開業醫師參與。

熊本大學的醫師可以到日本的照顧機構看診,但台灣目前這部分是「斷鏈」。衛福部有補助安養機構,鼓勵他們照顧失智患者,目前全台約有十幾家安養機構加入。

新北市衛生局未來希望能打造「失智雲」,概念是以警察局、社會局為中心,結合雙和、板橋亞東、淡水馬偕等醫院,將失智病患的資料上傳,社工可以告知家屬有哪些社福資源。

院內推廣 先篩檢高風險患者

其實院外要推廣認識失智症,院內也要推廣。估計住院病人七成以上超過65歲,又多有三高,高齡失智症盛行率約為8%。以雙和有900床病床來說,扣掉小兒科、精神專科,剩下630床,我估計住院高齡病人的失智盛行率應占10%,也就是至少有63位住院病人可能有失智,我們應該先把這些人篩檢出來。

我們會優先從腸胃科、心臟科、骨科這幾科病房做起。我常跟其他科醫師說,不要以為失智是神經科、精神科的事,骨科一定也會遇到,搞不好你們跟病人解釋手術同意書,很多人根本聽不懂。

失智患者會愈來愈多,其他科醫師也要了解失智症,就能平行到轉介過來,讓我們照顧。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好-老來不失智-054415428.html


B9C666E27580CC9D
arrow
arrow

    n39tt17b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